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详情

天眼人物︱从江一中教师杨静美:致力侗族大歌教学传承

2023-08-04 19:51:57 来源:天眼新闻

【人物简介】杨静美,1984年生,中共党员,侗族。2009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今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音乐专业后,一直在黔东南州从江县从事民族文化进校园及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工作。2015年获评为从江县年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先进工作者”。她用心用情做侗族大歌的传承者和推广者,让一批批学子以侗歌之名,绽放舞台,圆梦大学。


【资料图】

她是从小耳濡目染,对民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侗族姑娘;她是通过专业学习,回乡致力于侗族大歌传承的高中教师;她是培养了51名侗歌专业艺考生的音乐导师……她是从江县第一民族中学(以下简称从江一中)侗歌艺术班教师杨静美。

杨静美在指导学生学习侗族琵琶(王炳全 摄)

“我们学校开展的侗族大歌社团活动,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侗族大歌有很好的传承作用。”回乡任教10余载,杨静美共培养了51名艺考生,学生们都因侗歌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高等院校。

2023年2月初,面对北京师范大学“侗歌黔行”实践队的来访,杨静美说:“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

侗寨传来天籁之音

每当夜幕落下,忙碌了一天的侗族同胞聚拢到鼓楼、风雨桥,在无指挥、无伴奏的情况下,低沉的男声、高亢的女声,还有略显稚嫩的童声,以自然和声形成了多声部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

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江县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与传承地之一,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在这片土地上,有众多的侗族村寨,每个村寨里都挺立着或新或旧的鼓楼、风雨桥。

杨静美从小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受到侗族文化的长久熏陶,她多年来保持对侗族大歌的热爱,并致力于侗族大歌的教育传承。

杨静美说:“是侗歌改变了我的命运,在大学期间,侗歌就是我的骄傲。”

2009年,杨静美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现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音乐专业。热爱音乐、更热爱侗族文化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返乡工作。她希望能将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音乐知识赋予侗族大歌,为家乡的民族文化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杨静美(左)等教师带领学生演唱侗族大歌(从江一中 供图)

返乡教学致力传承

杨静美告诉记者,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在学校从事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和音乐教学的相关工作。“2012年我考入从江一中时,学校就设立了侗歌艺术班,给了我发挥自身所长的宝贵机会。”

目前,从江一中侗歌艺术班按照年级划分为3个小班。高一班以培养学生兴趣、普及侗歌知识为主,高二、高三为侗歌艺考班,为学校准备艺考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我主要针对高考艺考内容来教学,例如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歌曲种类有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牛腿琴歌、侗族敬酒歌、侗族拦路歌、侗族山歌等。”杨静美说。

杨静美介绍,侗歌艺术班学习氛围浓厚,学生通过自身特长、爱好敲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成绩斐然。截至2022年,侗歌艺术班共有51名学生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

让侗族大歌永流传

为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促进学生舞台经验的积累,杨静美经常带领侗歌艺术班学生们参加各种民间演出和校际比赛,揽获许多奖项——

2013年,荣获从江县中小学艺术展演高中组一等奖;同年,荣获从江县人民政府“2012—2013学年度高中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教学质量奖。2014年,荣获贵州省首届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优秀歌队”称号。2017年,在黔东南州第二届民族文化进校园成果展演展示活动中,侗族琵琶歌《久郎宁赖》荣获一等奖;同年,在全省中小学“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辅导学生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肯定,更是对特色办学的认可,在学校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杨静美说。

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兴趣是关键。杨静美表示,艺考是一种选择,而不是目的。接下来,她将持续丰富侗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乐理知识学习,通过侗歌艺术班继续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侗歌、热爱民间艺术。

“在日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为学生成才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我将更加努力传承民族文化,将青春之我奉献给侗乡民族文化之未来。”杨静美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珍情

编辑 罗秋红

二审 潘晓飞

三审 岳振

标签:

上一篇:四川长虹: 公司坚持“产业报国”,持续创造充满想象力的产品和服务
下一篇:最后一页